close

又到了我一年一度的甜點特輯。在壹週刊看到「15區法式烘焙」的介紹,文中記者對這家店大力推崇,說老闆馬尾的Macaron是她吃過全台北市最好的,讓我產生了好奇心。
第一次吃到Macaron,是在樸石麗緻,那是很多年前了。當時台北市的Macaron尚未流行,也沒有那麼廣為人知。我吃的那一個是大號的,內層夾著新鮮草莓及其他,當時有點困擾不知道從何咬起,但對它獨特的造型及口感卻留下深刻印象。後來,Macaron漸漸地受到媒體的喜愛,在報章雜誌時常可見它的報導。

去年,我在新光三越A4還是信義誠品地下樓,看到紅利的Macaron專賣櫃,挑選了兩個口味吃吃看,順便與店員小聊了一下,可能我挑的口味獨特,店員還說:「妳滿懂吃的嘛!」(鬼啦!哈!)
但小小一個要價60元,實在是不便宜。那時曾經想介紹紅利的專賣櫃,覺得拍起來效果好又討喜,想像著那樣的畫面,我笑了。

我想,Macaron之於我,最大的吸引力不是在於它的口感及滋味,而是看到它的那一刻,繽紛多采,令人喜悅。感覺很像是回到小女孩對甜點的渴望中。

乍看Macaron,其實很像我們小時候常吃的小泡芙(有人稱它叫牛粒),就是西點麵包店會包一袋袋販售的,中間夾鮮奶油,有香草跟巧克力口味,後來還看過草莓口味。
小時候我真的超愛吃這種圓圓小小、可以一口吃的小泡芙。(至今我吃過最好吃的就是「李亭香」做的,入口即化。)

但是Macaron的口感和這種小泡芙完全不一樣。
它的餅皮入口鬆軟,有點酥,而且有杏仁的香味。內餡夾的是不同口味的果醬,有點黏牙有點甜,不同口味的味道都有顯現出來,雖然很想一個接一個吃下去,但怕甜的我大約吃三個就不行了。

老闆馬尾告訴我,現在我們吃的Macaron是巴黎式的作法,原本的Macaron只是沒有夾著內餡的小圓餅。而馬尾也很有創意地把店內蛋糕櫃上的鐵架命名為「甜點五線譜」,當客人選了蛋糕後,小姐會先將蛋糕拿出來放在上面,就像是五線譜上的音符一般。
呵呵,大中剛好拍到一張小姐拿出蛋糕的生動表情,我覺得有把期待的感覺表達出來。

那一天,拍完照我恰好要去王彼得先生的攝影棚,基於與朋友分享的心情,剛好又想到他生日快到了,臨走前,我很慎重地挑選了一個被壹週刊喻為值得花時間等待的「蘋果達當」,及馬尾推薦的「草莓蛋糕」,另外又買了一個布丁想帶回去給大姊吃,花了我270大洋,加上老闆送了我一個「什麼」(我忘了名字,焦糖慕斯嗎?),心滿意足地我朝王先生攝影棚前進。

不過騎車很顛簸,拿出來時蛋糕都撞糊了,真想哭。
而且我又把它們各自大切兩塊,造型已不討喜,但所幸滋味不會變。

我喜歡草莓蛋糕勝過達當,可能跟我喜歡草莓勝過蘋果有關。但我覺得這四種東西中,我最愛的竟是老闆馬尾送我的那個「什麼」,老闆說有成熟的味道。
晚餐過後吃來格外好吃。

對了。
在店內拍攝時,我跟大中討論著要怎麼去呈現主圖畫面。
老闆說蘋果日報拍過一個放在高腳杯上的Macaron,上面繞著銀鍊,大中也按了一張。但我跟他說我不喜歡放在高腳杯上的啦!因為我不愛貴氣的感覺,我寧願選擇放在普通玻璃杯裡,有糖果罐的感覺,讓人期待。

(上面這張照片不是我們將登在雜誌上的角度,我選了一張大中多取的另一個角度貼在這兒。
我很想對大中說,最近我老看著你拿小閃燈拍來拍去,剛開始對你有點沒信心,雖然你信誓旦旦說「效果跟打燈一樣好」,但是我還是不太相信你。不過,在我看過這幾張甜點照後,真的覺得有ㄟ,效果跟你平常打燈差不多,你真是厲害呀!哈哈哈!)


楊小禎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yujen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